文 / 缪志聪
YouCore 产品总监
01
NBA篮坛巨星科比·布莱恩特虽然已经退役,比尔·盖茨的清洁能源基金领投 电池技术初创获2500万美元融资但他曾经统领了一个时代,是几代人的回忆。
在他的职业生涯中有过这样一段采访:
记者问他:你为什么能如此成功呢?
科比反问道:你知道洛杉矶凌晨四点钟是什么样子吗?
除了科比,还有很多名人精力充沛,但睡眠很少。
比如美国总统唐纳德·特朗普在接受每日新闻采访时宣称,他每天晚上只需要大约四个小时的睡眠。
他说:这就是我成功的秘诀之一,每天睡12到14个小时的人,如何与睡三四个小时的人竞争?
还有他的女儿伊万卡·特朗普,同样一天只睡三四小时。
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,以至于有人感叹:你看,比你优秀的人,还比你努力。
于是不少人也纷纷效仿,想通过压缩睡眠时间,增加学习工作时间,让自己变得更优秀。
结果不但没有让自己脱颖而出,反而整天萎靡不振,效率更低。
在压缩睡眠时间之前,让我们先来看看,人为什么要睡眠?
02、双眼紧闭,学习不止
说到睡眠,大家肯定也都知道它可以让精力恢复。
睡眠不足会导致注意力涣散、情绪失控、免疫力下降等等。
但除此之外,它对于学习和记忆也都有重要的帮助。
大脑在睡眠时,并不是“静止”的。
不像电脑关机后,一切都停止了,人的大脑在睡眠状态时,还是在运转的。
威斯康星大学睡眠医学教授朱利奥·托诺尼认为:
睡眠的首要功能,就是解开那些在白天新形成的不必要的连接,同时巩固那些连接网中形成的有意义的成果。
这里的连接指的就是大脑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连接,突触控制大脑细胞信息的交流与传递,包括记忆的加工和处理。
打个比方,整个大脑神经网络就像互联网,神经元细胞就像这个互联网上的一台台电脑,电脑与电脑之间的连接就是突触。
睡眠中,大脑会对其中的一些连接加强,对另一些多余的连接弱化。
换句话说,大脑会整合加工新旧记忆,同时会消除一些过时的记忆,减少或者屏蔽无用信息。
所以就会出现,清醒时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的东西,睡了一觉以后,反而一下子就搞定了。
一个典型的案例就是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发明化学元素周期表时,
门捷列夫曾告诉他的同事,他熬了几个通宵不知道将元素如何排列,直到累得昏睡过去,却在梦中看见一张表格,表格上各个元素各就其位。
而就是这张睡梦中的表格,启发了最终被国际化学界公认为标准著作的《化学原理》的诞生。
相信你也有过同样的经历,清醒时思考了半天没有答案,一觉醒来豁然开朗。
这样看来,睡眠不仅不是多余的,还作用巨大。
那睡多久比较合适呢?
03、睡觉按周期计,而不是时间算
一般的说法是成年人至少要睡满7小时,但你有没有发现有时睡得越多反而越困。
其实睡眠时间合理的计算方法不是时间,而是周期。
睡眠的一个周期,分为两个阶段,非快速眼动(non-rapid eye movement, NREM)和快速眼动(rapid eye movement, REM)。
下面介绍时,非快速眼动简称NREM,快速眼动简称REM。
NREM分为4期,简单来说前面1、2两期是浅睡眠,后面3、4两期是深睡眠。
REM只有1期,做梦就在这个阶段。这一阶段的特点就是大脑活动非常活跃,而身体完全放松,可以说身体进入了“瘫痪”状态。
之所以如此,因为大脑为了防止你分不清梦境与现实,作出傻事。
一般的睡眠过程就是: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